English

ETC正在碾压车牌识别 支付大战上演“迭代式爆发”

2019-12-23


打破高速瓶颈,全国推行高速ETC计划铺开,交通运输部对于全国ETC的广泛推行,”ETC发卡量暴增,给国内各大制卡厂商来了个措手不及。

对制卡设备高速自动化和品质要求也大大提升,作为国内主要制卡设备商的文林科技当然责无旁贷,公司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,多次远赴德国、国内大型制卡企业交流沟通,WL8100新一代智能卡层压机成为ETC道路通行卡主要制卡设备,在生产效率,自动化程度都是一个质的飞跃,广泛受到楚天龙股份、握奇、盛大等制卡公司好评。

“免费安装、通行费打折、送加油卡……”今年以来,在政策的引导,以及银行、支付机构、厂商等各方推波助澜下,ETC火了。

而随着技术日渐完善,安装和使用比例快速提升,ETC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高速公路场景。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近期多方采访了解到,ETC已盯上了城市停车场景,而这一领域原本是基于车牌识别的无感支付的地盘。在ETC爆发之下,车牌识别模式将何去何从?

更有观点提出,人们对新技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,下一步指纹、人脸、虹膜等或许都可以作为支付的介质,生物识别支付可能就是支付行业下一阶段变革的方向。那么,未来“支付蛋糕”又将被如何分食?

 

ETC发行任务接近完成

各方人马忙活了大半年,ETC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。

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披露的数据,截至11月27日,全国ETC用户累计已达到1.75亿,完成发行总任务的91.44个点。其中,今年全国新增ETC用户9384.72万,完成新增发行任务的85.1个点。

对于银行人来说,这一场自年中延续至今的ETC营销大战也即将告一段落。

据了解,各大国有银行均领到了ETC安装指标,各银行高度重视,相继对员工下达营销指标,按人数匹配任务,完不成任务实行倒扣机制。

实际上,ETC并非新事物,两年前就已出现,彼时市场反应平平。但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,其呈现出加速推广的迹象,而这正是因交通运输部力推的一项政策。

今年5月下旬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的《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中明确指出:“到2019年12月底,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1.8亿,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全覆盖,ETC车道成为主要收费车道,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,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90个点以上”。

总体来说,各家银行的营销手段大同小异,几乎所有的银行均免费赠送OBU设备,附加各类通行费折扣,以及洗车、加油、停车等一系列优惠增值服务。

“从目前的安装量来看ETC已经普及了。”某ETC业内人士这样向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表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银行、支付机构之所以狂推ETC,除了政策引导之外,还受利益驱使。

记者采访银行人士了解到,ETC既可以绑定各种支付卡,用户在一次次刷银行卡过收费站的过程中,自然会和这家银行的金融服务建立联系。

“换个角度讲,ETC客群具有鲜明特征,即有车一族、多为中产阶级,具有很好的客户价值。”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对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分析,从银行角度讲,可以通过绑卡这一关键步骤将业务随后迅速、拓展至理财、保险、贷款等高价值业务;对于支付机构而言,这能够帮助其完善线下支付场景的布局,更何况ETC支付场景能兼具高频应用、客群价值高、交通支付等重要场景特点。

ETC行业龙头金溢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向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指出,ETC的总发行量达到90个点以上后,ETC的覆盖率和交易率会大幅提高,为以后ETC使用场景的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
客户服务